“連軸參賽,風吹日曬,花的不少,掙得不多,圖啥?”某位職業球員的回答提供了一個參考: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積分和排名。就像校園里的學分制,世界積分體系的存在同樣是為了規范——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誰讓你人在江湖呢。

中國前十球員世界排名
日前,世界積分組織發布公告,高爾夫世界排名系統將在2020年6月14日重啟,世界排名系統將恢復到正常狀態,球員每周都會獲得積分排名,分數會不斷調整,而已經獲得的積分數會一直衰減。
世界積分組織委員會主席彼得·道森在公告中說道:“賽事的恢復標志著男子高爾夫球運動即將從此次疫情的影響中復蘇,我們許多頂尖的選手將參加比賽,這值得世界排名重新啟動。世界積分體系中的保障措施以及繼續承認凍結時的排名將幫助全球的球員,委員會也將繼續監測困難時期的發展情況。”
世界排名積分的意義不容低估,是球員入選夏季奧運會的唯一評定標準,同時也是很多國際大賽的唯一選撥參考。在以前很多次采訪中,國內職業球員都曾表示過對世界積分的看重。此次世界積分解凍,即使因為平均公式減輕了部分影響,但由于目前僅有美巡以及光輝國際巡回賽復工,這一聲明仍舊導致世界其他主流巡回賽球員的“不滿”。世界排名第25位的英格蘭選手馬修·菲茨帕特里克就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非常不公平,我不能理解”,這也是許多歐巡賽球員的心聲。
對于中國球員而言,這同樣是一個喜憂參半的消息。一方面美巡賽以及光輝國際巡回賽將于下周重啟,張新軍、白政愷、袁也淳、竇澤成幾位中國球員將有機會在這一時期取得突破;另一方面,以歐巡、亞巡為主戰場的李昊桐、吳阿順等球員還需等待至少6周以上。國內球員近期同樣面臨無球可打的局面,這6周,中國球員世界排名或將迎來“洗牌”。
可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世界排名重啟無疑是高爾夫世界回歸常態化的一個風向標,原本還在觀望的各大巡回賽,“耽擱”的時間越久,旗下會員所蒙受的損失越大,為了保障球員利益,將不得不加快重啟的腳步。未來或許會出現,比預期更早的復賽以及增加場次等多種方式來維持平衡。
為了備戰奧運,給國字號賽事引入世界積分,2014年中高協啟動中巡賽-美巡中國系列賽。2018年起,中巡賽開始獨立擁有積分,單場6個冠軍積分起跳,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中巡賽已經為中外球員創造了超1000個世界積分,也讓中國高爾夫開始有了自己的“造血能力”。
2016賽季,竇澤成憑借在中國巡回賽上的4場勝利,收獲24個世界積分,排名一度沖到世界前200位;2017賽季,肖博文通過中巡與亞巡聯合認證的亞洲高爾夫錦標賽上所獲冠軍,得到了14個世界排名積分,世界排名飆升1412位,創下個人世界排名的新高;2019年,中國巡回賽常規賽共產生187了個世界積分,共有74人次收獲了世界積分,其中包含了李昊桐、吳阿順、袁也淳、張蕙麟、金誠、劉晏瑋等中國優秀職業球員。
當前,中國巡回賽依舊在積極進行復賽籌備工作。相信隨著北京市宣布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二級應急響應下調為三級,并相應調整相關防控策略,國內舉辦體育賽事的相關指導意見也會相應進行調整,在世界積分重啟的積極推動下,期待中巡賽可以早日開賽。
來源:中國巡回賽
此文章來源于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